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动“五大行动”和“三个能力”建设,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生产经营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动“五大行动”和“三个能力”建设,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抓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全公司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1.65亿元,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65.88亿元、回笼资金75.28亿元,生产化肥235.98万吨、化工产品67.50万吨。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安全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增加“原料、产品运输、废气处置、周围环境等”辨识环节,委托中国安科院开展安全审计,重点加强特殊作业和承包商管理,综合施策,坚持问题导向,事故隐患闭环巡查整改。公司全力推进厂区雨污分流和排涝沟整治,横港片区上下河套水环境提升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物联网、废水废气在线联网、危废、双重预防机制等平台运行正常。公司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2022年度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估诚信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增选经销商、直销商172家,新增网点538个,将渠道建设纳入销售员考核范畴;加大新产品营销售卖力度,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作物对新产品的需求,推出黄腐酸/腐植酸/多糖聚谷氨酸水溶肥、61%锌腐酸二铵、55%聚谷氨酸含钾二铵、氯化钾镁等新产品,全年销售各类新产品33.18万吨,其中新品尿素销售近1万吨,同比上升84%。积极承担国家化肥淡储任务,全年完成国家10万吨化肥淡储、安徽省5万吨冬夏季化肥淡储任务,争取各类淡储贴息款673万元。与政府、行业协会沟通,争取出口配额,缩短法检时间,完成出口16.58万吨,同比上升14.03%。
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磷石膏制品销售,依托铜陵海螺水泥600585)公司,不断强化磷石膏制品销售渠道建设,深耕市场,全年销售石膏制品226.78万吨,同比上升26.17%,保证了装置产能的发挥。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新产品、新工艺、新研发技术和引进,完成“磷石膏高值化利用关键工艺技术中试研究”,首创“诱导-催化”工艺在中试规模稳定生产磷石膏充填材料、α半水高强石膏粉和Ⅱ型硬石膏粉及其胶凝材料,与铜化设计院合作开发了萃余酸渣及浓酸渣利用方案,正在产业化推广。参与完成“化肥行业绿色企业评价规范”和“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有机肥料”团体标准等。
报告期内,公司本部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鑫克化工成为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获“工业亩均效益贡献奖”;国泰化工入列安徽省2023年首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并首次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湖北六国获评宜昌市高新技术新材料领域营收十强。
报告期内,公司本部获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申报获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秀场景1项;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本部累计获取授权专利279件,发明54件。
公司主产品为化学肥料,化肥行业是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化肥与农药的发展对农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兴衰必然的联系到化肥行业的兴衰,农业产业化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特别是农资企业的参与,这为农资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业务领域和发展机遇,“农村、农业、农民”是党中央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心,国家层面格外的重视化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部门积极制定并逐渐完备化肥行业政策。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加重,我国粮食需求结构也在不断转变,传统以谷物为主的口粮正慢慢地减少,人们对蛋、禽、肉、鱼以及素菜类食品需求增加,需求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因此导致对化肥需求形势的改变。另外,老人和儿童的热量摄入需求少,老龄化会导致对食物的总需求量下降,也会促使化肥的需求量下降。
生产化肥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资源为天然气、煤炭、磷矿、硫资源、钾资源,随着化肥工业发展,资源瓶颈日益凸显。资源保障和结构调整,是化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此外,随着时下人们对农产品品质需求的提高,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重视,传统的要素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化肥复合化率和施肥效率,加快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地推进两化深层次地融合、加强农化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是化肥行业未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方向。中国化肥行业总体政策倾向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鼓励环保、高效的新型肥料发展,未来中国化肥行业市场之间的竞争会促进加剧,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行业会朝高质量多元化发展。
农业、能源、环境政策是影响化肥消费的重要的因素,随着近几年能源与环保政策的强化执行,生态环境有了良好改善,化肥生产与消费逐年降低。但2023年我国累计出口各种大量元素肥料3150万吨(中国海关总署),同比增幅为27.3%;因出口拉动,2023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5713.60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较2022年5573.38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升2.52%。
报告期内公司主体业务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营业务为化肥(含氮肥、磷肥、钾肥)、肥料(含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化学制品(含精制磷酸、磷酸盐)、化学原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公司是华东地区磷复肥和磷化工一体化专业制造的大规模的公司。公司“六国”品牌为磷复肥行业主流品牌,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
公司基本的产品为农用化学肥料(简称“化肥”),通过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作而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等,不可食用。化肥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肥料、稀土肥料等。公司基本的产品为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尿素等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大、中、微”量元素养分。
公司充分的利用长江、陆路、铁路等便捷物流运输优势,安徽硫资源、湖北磷资源优势,以及华东地区发达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区域经济优势,利用生产要素的优化集合,在供应端牢固管控成本、在销售端优化市场和产品结构,完善网络建设和终端管理,提升品牌溢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盈利模式;通过持续研发创新新产品,构建可持续的强大内生增长模式;通过循环经济和一体化,实现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
生产模式:公司系流程式、规模化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公司生产通过保持连续稳定长周期运行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环保、安全的高度可控。
采购模式:公司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为煤炭、磷矿、硫酸、钾肥,实行定期订货法采购模式,即每月根据原料需求量建立库存检查机制,达到订购点时实施采购作业。
销售模式:公司产品营销售卖模式主要为买断销售,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形成的规模化经营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公司正逐步增加种植大户、终端网点等直销份额,提高服务市场意识。
公司拥有“六国”、“淮海”等中国驰名商标,深受市场认可。公司成功注册“六瑞”、“六国网”、“六国之星”、“六国肥娃”等192件商标,“LANDGREEN”商标成功在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为公司走国际化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品牌基础。主流产品“六国”牌磷酸二铵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六国”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在公司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溢价和市场美誉度。
公司本部坐落于长江沿线,直通湖北宜昌磷矿供应地;同时,安徽地区拥有亚洲地区最为丰富的硫酸资源,公司具备“酸肥结合”、“矿肥结合”的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合成氨、尿素、磷酸一铵原料等内部自产自供,汽电联动以及石膏水洗、淋溶水回用等,公司循环经济与规模优势得到充分匹配,结合便捷价廉的物流条件,公司基于要素禀赋的成本战略优势在行业内持续处于领头羊,是公司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覆盖全国较为完善的国内市场销售网络,有效终端销售网点约2.13万个,具有较强风险管控能力和抵御弱市行情优势。近年来,公司依托“六国”品牌影响力和渠道网络优势,推行品牌营销、会议营销、终端直销、农场直达等全方位立体营销模式,推进“新品+差异化”经营销售的策略,建设“经销商+直销商”客户体系建设,结合新产品的不同定位深入精准营销,营销优势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公司是我国八十年代第一套引进国外技术和装备的大型磷酸二铵生产企业。多年来经过消化吸收、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目前拥有普莱昂4代、R-P工艺等三套湿法磷酸生产线,多套DAP、MAP、NPK生产线,湿法磷酸及磷复肥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近年来产学研合作研究控失性复合肥生产技术,产品和技术国内首创,行业内起到引领作用;自主开发了六国网、硫时代、亲亲水溶肥、六国安辛、沃尔田、香满福等10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磷复肥产品,形成可满足各类作物全程营养需求的磷复肥系列新产品。公司“萃取净化法”湿法磷酸净化及磷酸盐装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化示范项目,其工业磷酸一铵产品质量国内领先,精制磷酸应用于电池原料行业,可取代能耗高的热法精制磷酸。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引进瑞士卡萨利15.0MPa氨合成技术,采用深冷空气分离制氧、多元料浆加压气化、宽温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和液氮洗精制合成气等工艺,其工艺技术国内领先。近年来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专利技术,其中“一步法二水-半水法磷酸工艺”、“大宗工业固废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低品位磷矿资源化利用及高效浸提制磷酸技术”、“新型减施增效复合肥产品研究开发”、“磷矿伴生超低碘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出售的收益693,279.93万元,同比下降8.17%;实现净利润5,228.52万元,同比减少22,139.52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275.16万元,同比减少16,841.80万元;实现每股盈利0.04元。
1.公司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上,遵循“围绕做强磷化工产业、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加大精细磷酸盐、电子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新型环保肥料项目谋划力度,推进农业农资生物工程一体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指导思想,从做精做优上着手,不断强化提升渠道能力、产品能力、发展能力,持续谋划企业的可持续转型发展。
2.公司在市场之间的竞争战略上,坚持从生产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型,实施以生产基地为中心,向四周拓展的营销战略布局,立足国内,提升周边市场、省内市场占有率;面向国际,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着力调整市场和产品结构,融合“市县经销+乡镇直销+大户零售”模式,借助互联网开展线上服务、线下销售渠道并行,聚合原材料采购渠道优势、提升议价能力,推动公司实施大营销、大采购发展战略。
2024年计划生产各种类型的产品360.9万吨。主要经营业务收入:76.55亿元,期间费用:38,691.31万元,其中:销售费用:12,888.28万元,管理费用:17,540.86万元,财务费用:8,262.17万元。
1、随着供给侧改革推进、化工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增长受到制约,面临较大的持续发展压力。公司将继续盘活存量,精益管理,在做好大系统优化运行、提高效能的同时,创新驱动,提升增量,努力推进新项目建设,绿色发展,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2、安全环保风险。公司和重点子公司属于化肥生产型企业,对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比较高,加上我国正逐步进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国内安全环保标准趋于严格,安全、健康、环保的压力增加,公司将面临更加大的环境生态保护压力。公司将严格遵循安全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环保政策法规,继续推动安全本质化管理,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安全管理的体系化建设;对照环保标准,探索最优环保技术,做好环境风险管控,深化节能减排,抓好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可持续发展,守好企业生命线、成本大幅度增长风险。公司主要大宗原料如煤炭、磷矿石、钾肥、天然气等均依靠采购获取的自然资源,随着化肥工业发展,资源瓶颈日益凸显,获取难度加大、成本上涨;此外,受俄乌战争、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原料、能源等价格存在较动风险。